物流行当里,发展最快的一个细分领域就属于快递板块了,国内排名前几的民营快递企业基本上市完毕,而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差距非常明显。
那么第二梯队他们还有机会吗?有或没有都在于自身的定位和格局。要么做自有特色、要么做小而精类型不可或缺。也许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有其他不同的模式区别与现有的业态,并且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撑,比如:“菜鸟”、“快递一百”“快递柜”等,他们不是快递,但他们又和快递密不可分,存有相互依托的血脉。
由快递发展看专线生存之现状,专线企业在“狼来了”的惊吓中,战战兢兢的一路走来不容易,也有部分鱼目混珠的专线在大浪淘沙中一走了之,成为物流跑路的另类,大部分物流企业相对还是负责敬业的完成自己本职的工作,毕竟对专线老板们来说,他们的身后是自己的妻儿老小和兄弟姐妹的衣食来源和生存之本。
那么在盛传的专线物流会死掉一批,整合一批,最后升级一批。面对“物流专家”“物流大咖”等多频次的煽动鼓噪之下,专线企业何去何从?如何面对以后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
上市的几家快递公司在资本的助推下,开始布局快运板块,百世快运应该是快递企业中切入快运市场的排头兵,2012年百世就通过收购全际通杀入快运业务了,经过近几年发展,其网络和业绩已经助推百世成功上市了。
顺丰快递也于14年开始涉及重货业务,如今也初具规模,不容小觑。2017年申通快运板块则由快捷和申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韵达快运则于2017年10月10日正式组建起网运营。中通快运则于2016年8月23日正式起网;圆通2017年3月在原有的快递网络基础上推出快运产品,并邀请多年零担网络运营经验的邓少波总掌舵圆通快运板块。后来,安能快递冒着要直接跟德邦、中通、韵达等对手直接对抗的风险也要死磕电商大包裹。快递企业为何争相入局快运业务?
传统的零担快运大佬在行动,包括德邦、安能、远成、华宇、中铁、佳吉、宅急送等都在尝试不同的模式和多元化发展路线,比如;德邦布局快递、远成物流细分出远成快运、各种特种加盟、合伙人模式层出不穷。部分快运企业也把货物揽收按照公斤段进行细化,传统零担在尝试中扩大了市场份额,增加了揽货能力。市场就是那么多货源,彼此消长,相互制衡,受损的只能是那些中小型专线的业务。
创新性专线联盟、联营也在不断的试错中前行,由原先的好友汇转化而来的德坤物流布局加速,由单一走向联合发展。传化集团旗下的路港快线依托园区也加快了扩张,而各个地方性的专线联合体或联盟也在不断尝试,比如济南的优先汇是有几家专线企业联合成立的第三方公司,其着力点偏向于专线企业的落货业务,化零为整,节约专线企业分拨落货的难题。其他的还有不同的物流平台企业主推的甩挂模式、甩柜联盟、大车队模式等不一而足。
划分不同的模式和特点,快运和专线是否会融会贯通?之间的冲突点是否不可避免?其二者之间的迥异各有那些?
快运不见得时效上快于专线物流企业,专线属于两点间运输为主,而快运基本属于网络型企业其主要特点就是由点到集散之后再到点的模式。
快运企业揽货范围基本是依公斤划分范围和揽货价格;也有的限制在1000KG以下或者大票零担为3000KG以下。
专线企业基本报价是吨位报价为主,公斤报价为辅,同时在吨位和公斤上两者的界限并不清晰,比如专线物流报价500公斤以上不足一吨会按照一吨收费等(抛货依照立方收费同比吨位互换比例)。
在揽货范围上,快运企业往往会有不同的标准界限,而专线企业基本上是来者不拒,只要不违法的货源,基本是大小通吃。